據俄羅斯《觀點報》1月20日報道,國際能源署不得不承認“歐佩克+”協議(指歐佩克和非歐佩克主要產油國達成的減產協議)的效果。該機構對哪些國家因此受益及受益多少進行了統計。它在本月公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:“2017年對參與減產協議的產油國來說是個好年頭,它們掙得更多,同時產油更少。”
據國際能源署統計,俄羅斯比其他國家掙得都多:每天多掙1.17億美元。
報道稱,沙特阿拉伯是俄羅斯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產油國、歐佩克第一大產油國,它每天因減產協議而多賺1億美元。而身陷嚴重金融危機的委內瑞拉每天僅多掙900萬美元。
由于協議得到了遵守,布倫特原油價格從2017年的最低點上漲了大約50%,目前已超過每桶70美元。
不過國際能源署也發出警告:美國今年可能進來攪局。該機構預言美國今年產油量將超過目前世界最大的兩個產油國——俄羅斯和沙特,原因是頁巖油的產量會上升。
的確,油價越高,頁巖油開采量就會越大。俄羅斯國家能源安全基金會專家伊戈爾·尤什科夫說:“我們已經接近供需平衡。但隨著油價的上漲,越來越多的美國頁巖油項目開始贏利。當油價在每桶40-50美元時,只有那些效益最好的頁巖油井在運轉。”
報道稱,應當指出,在國際石油市場上,美俄并不構成直接競爭關系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美國產油量對俄羅斯不那么重要,但它對油價的影響效應則不容忽視。
這位專家的結論是:“如果歐佩克成員國遵守紀律,那么美國人將會嘗試承擔國際原油市場新的平衡者角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