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三峽集團19日消息,按照長江防總調度指令,三峽水庫于當正式啟動2018年促進“四大家魚”繁殖產卵的生態調度試驗,這也是迄今為止三峽水庫開展的第11次生態調度試驗。
“四大家魚”產卵需要滿足兩個條件,即合適的水溫和合適的漲水過程。目前,下游監測江段(宜昌至監利)水溫已達到“四大家魚”產卵合適水溫20攝氏度左右。同時,據氣象水文部門預測,近期長江流域自西向東有一次強降雨過程,三峽水庫將有一次明顯漲水過程。因此,水溫和預報來水均滿足生態調度試驗條件。
結合實時水雨情,本次三峽水庫生態調度自19日開始,當日三峽水庫平均出庫流量按照每秒14000立方米控制,20日開始按照每日每秒1100立方米的增幅,逐日加大出庫流量,持續到25日,持續漲水時間為6天。
生態調度期間,相關部門將在宜都、枝江、沙市、監利4個監測斷面進行魚類早期資源監測、繁殖群體監測和水文及環境要素監測。屆時,三峽集團將通過監測數據分析四大家魚繁殖時間、繁殖地點、繁殖規模及產卵時水文條件等,評價生態調度效果。
自2011年以來,三峽水庫已連續7年開展了10次生態調度試驗,通過“人造洪峰”為四大家魚產卵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,增殖效果明顯。后期,三峽水庫將結合來水條件及消落計劃,單獨或聯合溪洛渡、向家壩水庫繼續擇機開展生態調度試驗。(完)